【西汉长信宫灯出土于什么地方】西汉长信宫灯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杰出代表,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它不仅是一件实用的照明器具,更是汉代宫廷生活的一个缩影。了解其出土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件文物的历史意义。
一、
西汉长信宫灯出土于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的中山靖王刘胜墓中。该墓是西汉时期中山国的一位诸侯王的陵墓,于1968年被发现并进行考古发掘。长信宫灯作为其中的重要文物之一,现收藏于河北博物院,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长信宫灯的设计巧妙,结构复杂,体现了汉代高超的冶炼与铸造技术。灯体由多个部件组成,可拆卸清洗,且内部设有烟道,能够有效减少油烟污染,展现了古人环保意识的萌芽。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文物名称 | 西汉长信宫灯 |
| 出土时间 | 1968年 |
| 出土地点 |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 |
| 出土墓葬 | 中山靖王刘胜墓 |
| 现藏地 | 河北博物院 |
| 历史时期 |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
| 文物特点 | 可拆卸、烟道设计、精美雕刻 |
| 艺术价值 | 汉代工艺水平的典型代表 |
| 历史意义 | 反映汉代宫廷生活与科技发展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西汉长信宫灯不仅是珍贵的文物,更是研究汉代社会、文化和技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它的出土为后人提供了深入了解古代文明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