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成方圆的前一句是啥】“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不够严谨、缺乏规范或无法达到标准。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它的完整出处和前一句是什么。其实,“不能成方圆”的前一句是“木受绳则直”,出自《荀子·劝学》。
一、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这是《荀子·劝学》中的名句,意思是:木材经过墨线校正就能变直,金属器具在磨刀石上打磨就会锋利。接着,“故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句话强调了学习与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而“不能成方圆”则是对“木受绳则直”的引申,意思是如果木头没有经过绳子的测量和矫正,就无法成为规整的圆形或方形。这句古语常用于比喻人如果没有接受教育或自我约束,就难以成为一个有德行、有修养的人。
二、相关句子对照表
| 原文句子 | 出处 | 含义解释 |
| 木受绳则直 | 《荀子·劝学》 | 木材经过墨线校正才能变直 |
| 金就砺则利 | 《荀子·劝学》 | 金属器具在磨刀石上打磨才会锋利 |
| 故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子·劝学》 | 所以君子要广泛学习并不断反省自己 |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荀子·劝学》 | 就能变得聪明,行为也不会犯错 |
| 不能成方圆 | 引申意义 | 没有经过规范和教育的人难以成才 |
三、延伸思考
“木受绳则直”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人的成长过程的隐喻。就像树木需要修剪才能长得笔直,人也需要通过学习、反思和规范来完善自我。而“不能成方圆”正是提醒我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教育,难成大器。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重学习和自省,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能力水平,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成方圆”的人。
如需进一步了解《荀子·劝学》的全文内容,也可以参考经典文献或相关研究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