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荧惑守心什么意思】“荧惑守心”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成语,出自古代天文术语,常用于描述天象变化与人事之间的关联。在古代文化中,天象往往被视为吉凶祸福的象征,而“荧惑”和“守心”则是其中的重要概念。
一、成语解释
“荧惑”:
“荧惑”是火星的古称。在古代星象学中,火星因其颜色红赤、运行轨迹不规则,被认为是不祥之兆,常被用来象征战争、动荡或灾难。
“守心”:
“心”指的是“心宿”,即二十八宿之一的心宿,位于现代星座中的天蝎座部分,古人认为它是南方朱雀七宿之一,主火、主兵、主灾祸。
“守心”意为火星停留在心宿的位置,形成一种特殊的天象。
“荧惑守心”:
合起来,“荧惑守心”就是指火星停驻在心宿的位置,是一种罕见的天文现象。在古代,这种天象常被认为预示着国家动荡、战乱、君王有难等重大事件。
二、成语来源
“荧惑守心”最早见于《史记·天官书》:“荧惑守心,其国大乱。”
后来在《汉书·天文志》《晋书·天文志》等典籍中也有相关记载,说明这一天象在古代被高度重视。
三、成语含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荧惑守心 |
| 拼音 | yíng huò shǒu xīn |
| 出处 | 《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等 |
| 含义 | 火星停驻在心宿位置,象征国家动荡、战乱或灾祸 |
| 用法 | 多用于古代文献中,形容天象异变,预示人事变化 |
| 现代意义 | 一般不再用于日常表达,仅作为历史或文学研究内容 |
四、延伸理解
在古代,人们相信天象与人事密切相关,因此“荧惑守心”不仅是一个天文现象,更是一种政治与社会的预警信号。历史上,每当出现“荧惑守心”的天象,往往会引发朝廷对国家运势的关注,甚至影响决策。
例如,《后汉书·五行志》中曾提到:“建宁三年……荧惑守心,百姓惊恐,以为将有兵革之事。”
五、结语
“荧惑守心”虽非常见成语,但其背后蕴含的古代天文知识与文化内涵值得深入研究。它不仅是古人观察自然、预测人事的一种方式,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宇宙秩序的敬畏与思考。今天,虽然我们不再依赖天象来判断人事,但这一成语仍具有一定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