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肖之徒是什么意思】“不肖之徒”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品行恶劣、行为不端的人。这个词语在古代文学和现代语境中都有较为广泛的使用,尤其在批评他人时,具有较强的贬义色彩。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不肖 | 不像、不像样;指没有出息、品德低下 | 《史记·项羽本纪》 | 多用于形容人品低劣 |
之徒 | 这类人、这些人 | 《论语·学而》 | 表示群体,常用于贬义 |
不肖之徒 | 指没有出息、品行不端的人 | —— | 常用于批评或讽刺 |
二、词语含义总结
“不肖之徒”字面意思是“不像样的人”,引申为“没有出息、品行不端的人”。这个词多用于贬义,带有强烈的道德批判意味,通常用来指责那些行为不检点、心术不正的人。
在古代,“不肖”常用来形容子孙不成器、无能,后来逐渐演变为对人的整体评价。因此,“不肖之徒”不仅是对一个人的否定,也常常暗示其家庭或背景可能存在问题。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批评他人 | “你这种行为,简直是个不肖之徒!” |
文学作品 | “他虽出身名门,却是个不肖之徒,终日游手好闲。” |
古代典籍 | “此子不肖,难承家业。”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无赖、败类、奸佞、恶棍 |
反义词 | 贤人、君子、良民、正人 |
五、注意事项
- “不肖之徒”属于书面语,口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冒犯他人。
- 在正式场合或写作中,可作为表达批评的有力措辞。
六、结语
“不肖之徒”是一个具有强烈贬义色彩的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品行不良、行为不端的人。了解其含义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词汇,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古文中的道德评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