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鸟鸣涧》及赏析】《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清幽,描绘了春夜山林的静谧与生机。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
一、诗歌原文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二、
这首诗以“人闲”起笔,点明诗人此时心境平和,没有尘世纷扰。接着写“桂花落”,暗示春夜的静谧与时间的流逝。“夜静春山空”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寂静,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后两句写“月出惊山鸟”,月亮升起惊动了栖息的鸟儿,它们在春涧中发出鸣叫,打破了夜的沉寂,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艺术风格。
三、表格对比分析
项目 | 内容说明 |
作者 | 王维(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 |
体裁 | 五言绝句 |
创作背景 | 诗人隐居山林期间,感受自然之美,表达内心宁静与超脱 |
主题 | 自然景色、春夜静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意象 | 桂花、春山、月光、山鸟、春涧 |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意境空灵、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
思想情感 | 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
后世影响 | 成为王维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被广泛传诵,影响后世文人对自然的审美追求 |
四、赏析要点
1. 静中有动:诗中虽然强调“夜静”、“空山”,但“月出惊山鸟”一句打破寂静,形成动静相生的艺术效果。
2. 感官结合:既有视觉上的“桂花落”、“月出”,也有听觉上的“时鸣春涧中”,调动多种感官体验。
3. 哲理意味:诗人借自然景象表达对人生境界的思考,体现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4. 语言风格:简洁含蓄,不事雕琢,符合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风格。
结语:
《鸟鸣涧》虽篇幅短小,却意境深远,是王维山水诗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传达了他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