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意思是什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一句出自《后出师表》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竭尽全力、至死方休的精神。这句话表达了对事业或责任的忠诚与执着,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一种奉献精神。
一、词语解析
成语 | 含义 |
鞠躬尽瘁 | “鞠躬”指恭敬地行礼,“尽瘁”指竭尽心力。合起来表示竭尽全力、不遗余力地付出。 |
死而后已 | “已”是停止的意思。“死而后已”意为直到死亡才停止努力,形容人一生都在为某件事奋斗。 |
二、出处与背景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早见于诸葛亮的《后出师表》。原文为:“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这段话是诸葛亮在北伐前写给刘禅的一篇表文,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鞠躬尽瘁的决心。
三、引申意义
- 奉献精神:强调为了理想或使命,不惜一切代价,直至生命结束。
- 责任感:体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不因困难而退缩。
- 榜样作用:常用于赞美那些默默奉献、无私无畏的人。
四、现代应用
在现代社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常被用来赞扬那些在岗位上辛勤工作、不计得失的劳动者,如医生、教师、科研人员等。它不仅是一种精神象征,也激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坚持到底。
五、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出处 | 《后出师表》(诸葛亮) |
字面意思 | 竭尽全力,直到死亡才停止 |
引申含义 | 奉献、责任、坚守 |
现代应用 | 赞扬敬业精神、无私奉献者 |
通过了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含义,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核,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汲取前行的力量。